國粹旗袍與長青共舞 首屆長青旗袍形象大使選拔開賽
發布: 2015-10-26 17:10:58 作者: 佚名 來源: 長青

金秋十月的青島西海岸天高云談,層林盡染。長青中國冠名的旗袍大賽為色彩斑斕的海濱城市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勝出的10位旗袍佳麗展示出的含蓄優雅,傳統韻味和時尚之美征服了觀眾和評委。首屆“長青中國風——青島西海岸旗袍形象大使評選大賽”日前在掌聲和贊美聲中圓滿落幕。蒞臨長青中國訪問的中國駐馬來西亞前任大使拿督柴璽也出席了此次旗袍大賽,他對長青中國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善舉給與了高度評價,對白鏡亮總裁“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盡一份力量”的大胸懷表示贊賞。
經過激烈角逐,10位佳麗在200余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2015年度青島西海岸旗袍形象大使。作為一向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長青(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此次聯手西海岸旗袍會推的出大型旗袍選秀活動,歷時45天,面向全區女性朋友,不分年齡,不論職業,吸引了200余位選手參與海選,微信平臺上65000多人次投票參與。此活動以旗袍為載體,倡導女性回歸精致,優雅,含蓄之美,在青島西海岸掀起了一陣美麗的旗袍風潮。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形式之一。旗袍形成于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重視,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如今,旗袍手工制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準公布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旗袍會(以下簡稱中旗會)是一個非盈利的民間公益組織,創建于2012年。短短幾年,已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400萬會員。中旗會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以全球近500萬會員及旗袍為載體,將旗袍作為一種可以行走在世界上的文化符號,在全世界得以發揚和傳播。2015年5月16日由中旗會總會發起的全球15萬人同一時間同一背景的走秀,成功的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在中旗會引領推廣之下,旗袍會不斷壯大,現全國各地均有不同功能的分會機構。青島西海岸旗袍會就是其麾下分會之一,目前已有會員6000余人。

初賽合影
中旗會的活動宗旨與長青(中國)“倡導女性健康與美麗”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得知西海岸旗袍會在籌辦西海岸旗袍形象大使評選活動,了解了近年來旗袍會為弘揚傳統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后,這些杰出女性的公益之心和敬業精神感染了長青高層,長青決意支持這個非營利的民間組織,集合企業與社會各界的力量,打造一個美的盛會,一個文化的盛會。

決賽合影
此次大賽先是在網絡微信平臺征集選手,并以照片資料展示,網民投票的形式選出支持率較高的92位選手,經過10月17日的初賽評選,30位優秀選手入圍總決賽。在25日的總決賽上,選手們通過服裝,走秀,才藝展示等環節的比拼最終選出10位優勝者作為本屆“長青中國風——青島西海岸旗袍形象大使”。選手們在舞臺上身著各色旗袍,伴隨著音樂,步履優雅,身姿綽約,將東方女性的典雅含蓄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女性,用一襲旗袍,詮釋著風雅年華,講述著她們與眾不同的審美追求和化繭成蝶的故事。其中,一位年僅三歲的小朋友的參賽成為比賽的一大亮點,她身著紅色小旗袍,與阿姨、奶奶們比臺步,比才藝,聰慧乖巧,稚拙可愛,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還取得全場第二名的好成績,象征著“弘揚國粹從娃娃做起”的美好寓意。

CNI長青大中華區總裁白鏡亮致辭
CNI長青大中華區總裁白鏡亮表示,中國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國度,而旗袍又是這浩瀚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瑰寶,旗袍文化在中國文化浪潮的裹挾下經歷了興衰沉浮,而幸運的是,今天有這樣一群以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為使命,對美有著卓越追求的女性朋友,在以實際行動推動這項國粹的復興。作為一個有著濃厚中華情懷的企業,長青中國很榮幸能與西海岸旗袍會攜手,為傳統文化的弘揚和中華文明的傳承盡一份力量。
長青(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
企業事務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