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將再創新高 東方紅攜機遇起航
發布: 2017-02-13 09:49:00 作者: 佚名 來源: 黔訊網

在已經過去的2016年,中國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七號成功首飛,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我國全年宇航發射次數超過了俄羅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績與美國并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國航天將再創新高。記者了解到,我國全年計劃實施約30次發射任務,不僅載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繼續推進,在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科學實驗衛星以及商業航天領域也將“多點開花”,而這些“花”將給中國航天民用企業帶來不可小覷的發展機遇。
2017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小目標
簡單來說,首先是貨運飛船要給天宮二號“送快遞“。我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其次, 嫦娥五號要從月球帶回土壤。我國將在2017年12月前后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采樣返回。第三點就是,推進重大工程、商業航天多點開花。我國將于2017年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此外,首顆高通量衛星中星16等通信衛星、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以及實踐十三號等科學衛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航天方面,繼吉林一號靈巧視頻星03星和吉林一號商業衛星之后,2017年它們將迎來兩位小伙伴。屆時,4顆0.5米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完成組網,將實現全球任意地點每天重訪一次。
商業航天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事實上,早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就提到“進一步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航天投資項目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以及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完善政府購買航天產品與服務機制。”可以說,在商業航天頂層“供給側改革”的不斷助力之下,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將快速成長。這也意味著商業航天的發展為中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也給軍民融合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記者了解到,現今也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成熟的軍民融合的企業,比如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紅公司”。
東方紅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的現代股份制公司。從1997年9月創立至今,公司始終以“擎起航天健康科技大旗,致力民族高新技術產業”為宗旨,并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實驗室空間生物研究部等多家航天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在產業結構上為航天醫學成果的民用轉化提供了可靠保障,形成了基于航天特色的營養保健食品、美容護膚品、家居生活品三大支柱型產品體系,逐步實現規模集團化、經營國際化,現已發展成為我國航天民用產業的一支生力軍。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航天產業軍轉民也成為了新業態和重點發展方向,它的發展給航天產業注入了新活力,在不遠的將來,隨著航天商業化的不斷推進,以東方紅公司為代表的航天民用重點企業,通過他們不斷的研發和發展,將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航天的創新科技服務實力,這也意味著航天產業軍轉民將越來越有前景。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