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直銷立法--直銷在中國過于敏感
發布: 2004-11-30 00:00:00 作者: only 來源:

作者: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CEO 中國企業報
我現在非常關注直銷立法,但表現得很低調。不久前有些企業組織召開“投資直銷業研討會”,邀請我參加,我沒答應。直銷在中國過于敏感,現在我每個月都來北京一趟,向那些參與修改直銷法規的人員和相關政府部門了解政策。
我是在1997年采用直銷的方式運作企業的,但到了1998年4月21日,國務院頒布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傳銷活動的命令,對整個傳銷業全面封殺。也就是說不管你是規范經營還是違規炒作,所有從事傳銷業務的公司全部停止營運,聽候國家后續政策的處理。
平心而論,我們企業當時創造出的是一種符合國情的營銷模式,不是在搞傳銷。傳銷是什么?傳銷是以制度為導向,而我們的營銷思路是以產品為導向而不是以制度為導向。這種營銷模式是由我們的產品特點決定的,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沒有可比性,質量高、價格昂貴、容易被人假冒,連鎖專賣可以有效地杜絕假冒偽劣現象的產生。另外,我是用常規的價格,也就是市場價格作為網絡的價格,不像非法傳銷把10元產品賣成100元。直銷就是傳銷,這兩個概念是人們強做分別,非法傳銷屬于詐騙,與傳銷無關,它一無產品,二是以“拉人頭”為特點。
在我看來,目前中國直銷市場太亂,從事直銷運作的企業至少有1萬家。將要出臺直銷法規的本意是要規范直銷這個行業,但時機不太成熟,因為中國人太感性,投機心理過重。其實如果全部放開這個行業,3年內一定會全部洗牌的。目前直銷法規草案的門檻設得太高,不是一般企業能夠辦到的。
我們現在提出了“連鎖專賣,網絡經營”的營銷模式和“含權消費”的新主張,這是針對目前國內保健品過分依賴廣告投入進行銷售的模式提出的,其具體內容就是把節省下來的廣告費返還給消費者,返還給經銷商,這就是“含權消費”、“含權營銷”。目的是把生產商、經銷商和消費者捆綁在一起。生產商大幅度讓利,使經銷商和消費者受益;而經銷商和消費者積極性提高之后,反過來又促進市場拓展。
說一千,道一萬,如果一個企業的廣告不多,品牌又不是名牌,靠什么吸引大家、刺激消費?只有靠廣大消費者的口碑宣傳。消費者幫我宣傳,我必須給他一定的利益,因為消費者為此付出了勞動。什么叫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誰都想賺錢,不給回報,消費者不給你宣傳、推廣,好產品就銷不出去,因此,我必須讓一部分利潤出去,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的產品就賣不出去,我的企業就要倒閉,就不能體現企業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連鎖專賣,網絡經營”的優勢在于把產品開發與市場開發結合起來,把經營者與消費者結合起來,把連鎖經營與安排就業結合起來。這種經營對國家有利,對消費者有利,對經營者有利,對生產者有利。
我現在已專心做連鎖加盟,當然對直銷開放會極為關注,但如果進入成本太大,還是暫緩進入 。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