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行業動態(2006-01-10)
發布: 2006-01-01 00:00:00 作者: 來源:

國家工商總局確定
2006年整頓規范市場秩序重點
本報訊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工商總局確定2006年整頓規范市場秩序的重點工作: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整治廣告市場以及打擊合同欺詐等。
2006年工商部門將把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作為工作重點。工商機關將加強對傳銷活動多發區、易發區等重點地區的巡查,特別強化對出租房屋的監控,重點打擊“拉人頭”、“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的行為。同時,做好直銷企業的準入、監管和規范,抓好直銷員的招募、培訓、計酬等關鍵環節,對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紅頭文件”下發
直銷牌照申報細則出臺
本報訊 日前,國家商務部針對目前直銷企業申報問題緊急出臺的內部辦法正式下發至各省商務部門,包括“保證金繳存指定銀行”、“直銷企業省級分支機構”、“境外投資者從業經驗證明”等內容得到進一步明確。業內人士推測,隨著該細則的出臺,一度擱淺的直銷企業牌照大戰將正式拉開,符合條件的直銷企業有望在1月底通過初審,屆時第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將浮出水面。
據了解,企業申請牌照的步伐放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申報的細則規范還不清晰,比如保證金究竟應交納哪家銀行沒有明確,致使企業無法將保證金及時存入;如何根據中國直銷市場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的要求制定規范的市場計劃書,包括服務網點的設立和方案等,一些有意申報的企業由于沒有相關的經驗而無從下筆。另一方面,細則未明確之下政府也不敢正式受理企業申報。
日前,國家商務部下發了標題為“商務部關于答復直銷業有關問題的函”(商資函(2005)98號)的內部文件,這個被稱為“紅頭文件”的函,對涉及多個目前企業申報存在的問題作了解答,例如規定保證金繳存銀行為建設銀行,“申報企業應與中國建設銀行簽訂保證金專用賬戶管理協議后,按《條例》相關規定,將保證金存入到中國建設銀行指定的賬戶……”對《條例》中提到的服務網點,該函明確規定“企業申報時,應提交其在擬從事直銷地區的服務網點具體方案,方案應能滿足不同地區最終消費者,直銷員了解商品性能、價格,并便于退換貨的要求”等。
醫藥巨頭的直銷沖動
本報訊 日前,哈藥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一致通過了“申請直銷業務”的議案,哈藥將另外設立一個專做直銷的子公司,投資額為1億到2億元,經營保健品、化妝品和日化產品,大舉進軍直銷。而剛剛在一個月前,另一大醫藥集團健康元藥業老總朱保國也高調宣布將進軍直銷,聲稱已經挖來早期臺灣安利的高管負責新興的直銷業務。
業內人士稱,他們一旦真的進軍直銷,就必須面臨諸多難題,首先直銷團隊整合管理很難。其次,《直銷法》中對推銷員30%獎金比例的限制,也是大企業無法回避的難題。沒有足夠的激勵機制,有什么理由直銷團隊會轉投傳統藥企的懷抱。再次,做直銷雖然省了不少廣告成本,但直銷的人員培訓、網絡建設也是不小的開支,成本不見得比廣告費低多少。此外,傳統渠道和直銷渠道如何相生而不會相克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許從長期來看,藥企有了自己的直銷網絡平臺,疏通了傳統渠道和直銷渠道兩條通路的關系。“兩條腿”或許能夠支撐藥企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國直銷》推出
10大最具影響力直銷企業
本報訊 日前,《中國直銷》雜志評出十大最具影響力直銷企業,他們分別是:安利、雅芳、完美、天獅、如新、玫琳凱、南方李錦記、尚赫、仙妮蕾德、新時代。另外還評出10大最具成長性直銷企業:康寶萊、寶健、日暉、泰達益生、富迪、克緹、美羅國際、天年、瓜拿納、盛仕銘。
上海工商部門
2005年查處傳銷案11件
本報訊 日前上海市工商局發布消息,2005年共查處傳銷案件11件,并制止一起萬人聚會開展違規培訓的行為。
11件被查處的傳銷案件包括上海之涵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耕碩電子有限公司、上海鴻科置業發展公司、歐亞偉業等。工商部門表示,今年將規范直銷企業經營行為,繼續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始終對傳銷和變相傳銷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他們將聯合公安、財政、民政、教育、稅務、電信等部門,重點打擊“拉人頭”傳銷、“團隊計酬”傳銷和利用互聯網傳銷,加強對轉型企業的監管和規范。同時,工商部門希望曾經從事傳銷活動的企業或個人,能夠按照國家的相關條例自覺規范行為。
2006年整頓規范市場秩序重點
本報訊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工商總局確定2006年整頓規范市場秩序的重點工作: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整治廣告市場以及打擊合同欺詐等。
2006年工商部門將把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作為工作重點。工商機關將加強對傳銷活動多發區、易發區等重點地區的巡查,特別強化對出租房屋的監控,重點打擊“拉人頭”、“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的行為。同時,做好直銷企業的準入、監管和規范,抓好直銷員的招募、培訓、計酬等關鍵環節,對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紅頭文件”下發
直銷牌照申報細則出臺
本報訊 日前,國家商務部針對目前直銷企業申報問題緊急出臺的內部辦法正式下發至各省商務部門,包括“保證金繳存指定銀行”、“直銷企業省級分支機構”、“境外投資者從業經驗證明”等內容得到進一步明確。業內人士推測,隨著該細則的出臺,一度擱淺的直銷企業牌照大戰將正式拉開,符合條件的直銷企業有望在1月底通過初審,屆時第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將浮出水面。
據了解,企業申請牌照的步伐放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申報的細則規范還不清晰,比如保證金究竟應交納哪家銀行沒有明確,致使企業無法將保證金及時存入;如何根據中國直銷市場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的要求制定規范的市場計劃書,包括服務網點的設立和方案等,一些有意申報的企業由于沒有相關的經驗而無從下筆。另一方面,細則未明確之下政府也不敢正式受理企業申報。
日前,國家商務部下發了標題為“商務部關于答復直銷業有關問題的函”(商資函(2005)98號)的內部文件,這個被稱為“紅頭文件”的函,對涉及多個目前企業申報存在的問題作了解答,例如規定保證金繳存銀行為建設銀行,“申報企業應與中國建設銀行簽訂保證金專用賬戶管理協議后,按《條例》相關規定,將保證金存入到中國建設銀行指定的賬戶……”對《條例》中提到的服務網點,該函明確規定“企業申報時,應提交其在擬從事直銷地區的服務網點具體方案,方案應能滿足不同地區最終消費者,直銷員了解商品性能、價格,并便于退換貨的要求”等。
醫藥巨頭的直銷沖動
本報訊 日前,哈藥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一致通過了“申請直銷業務”的議案,哈藥將另外設立一個專做直銷的子公司,投資額為1億到2億元,經營保健品、化妝品和日化產品,大舉進軍直銷。而剛剛在一個月前,另一大醫藥集團健康元藥業老總朱保國也高調宣布將進軍直銷,聲稱已經挖來早期臺灣安利的高管負責新興的直銷業務。
業內人士稱,他們一旦真的進軍直銷,就必須面臨諸多難題,首先直銷團隊整合管理很難。其次,《直銷法》中對推銷員30%獎金比例的限制,也是大企業無法回避的難題。沒有足夠的激勵機制,有什么理由直銷團隊會轉投傳統藥企的懷抱。再次,做直銷雖然省了不少廣告成本,但直銷的人員培訓、網絡建設也是不小的開支,成本不見得比廣告費低多少。此外,傳統渠道和直銷渠道如何相生而不會相克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許從長期來看,藥企有了自己的直銷網絡平臺,疏通了傳統渠道和直銷渠道兩條通路的關系。“兩條腿”或許能夠支撐藥企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國直銷》推出
10大最具影響力直銷企業
本報訊 日前,《中國直銷》雜志評出十大最具影響力直銷企業,他們分別是:安利、雅芳、完美、天獅、如新、玫琳凱、南方李錦記、尚赫、仙妮蕾德、新時代。另外還評出10大最具成長性直銷企業:康寶萊、寶健、日暉、泰達益生、富迪、克緹、美羅國際、天年、瓜拿納、盛仕銘。
上海工商部門
2005年查處傳銷案11件
本報訊 日前上海市工商局發布消息,2005年共查處傳銷案件11件,并制止一起萬人聚會開展違規培訓的行為。
11件被查處的傳銷案件包括上海之涵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耕碩電子有限公司、上海鴻科置業發展公司、歐亞偉業等。工商部門表示,今年將規范直銷企業經營行為,繼續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始終對傳銷和變相傳銷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他們將聯合公安、財政、民政、教育、稅務、電信等部門,重點打擊“拉人頭”傳銷、“團隊計酬”傳銷和利用互聯網傳銷,加強對轉型企業的監管和規范。同時,工商部門希望曾經從事傳銷活動的企業或個人,能夠按照國家的相關條例自覺規范行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