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傳銷出書第一人黎國華:臥底只為寫書揭露傳銷黑幕
發布: 2006-12-02 00:00:00 作者: 直銷中國博客 小雨 來源:

黎國華: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人,大專文化,1966年出生,1989年擔任基層工商所所長,現任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公室主任。
緣起: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從事傳銷和變相傳銷?傳銷有什么神秘之處?為了尋找答案,他曾冒死喬裝臥底傳銷組織,將臥底時經歷的一切寫進《騙網》一書,揭露傳銷騙網層層黑幕以警醒世人,也因此成為反傳銷中國出書第一人。他就是黎國華。
我有些朋友加入了爽安康傳銷組織,我發現這些朋友在加入爽安康傳銷后,明顯發生了變化,整個人跟瘋了一樣,生意也不做了,書也不教了……傳銷使人變得熟悉而陌生,傳銷使人打架斗毆,甚至妻離子散,這是傳銷給我的最初印象。
記者: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傳銷的?對傳銷的初印象是個什么樣子?
黎國華:接觸到傳銷,與我的工作性質有關。1985年底,我從部隊退伍回到老家,分配到了基層工商所工作,三年后擔任了崇仁縣工商局一個基層的工商所所長,因為在工商部門工作,接觸到傳銷也就很自然。
記得那是1997年,國家還沒有明令禁止傳銷,但傳銷已在全國各地瘋狂蔓延,我所在的撫州崇仁縣也一樣,一些從事爽安康傳銷活動的傳銷者開始到崇仁縣城辦班。我有些朋友也加入了爽安康傳銷活動,我發現這些朋友在加入爽安康傳銷后,明顯發生了變化,整個人跟瘋了一樣,曾經經商的生意也不做了,曾經教書的書也不教了……天天去上傳銷課,并極力勸誘親戚、朋友甚至家人從事爽安康傳銷活動。
我的這些朋友自從加入爽安康傳銷活動后,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很多人為此妻離子散,而且在1998年,國家開始禁止傳銷,但我這些朋友依然對傳銷活動很癡狂,被工商部門查處后,一些人還跑到外地去參加傳銷,整個人為了傳銷就跟著了魔一樣,這就是傳銷給我的最初印象。
傳銷組織里有一句經典臺詞:石頭可以當成金子傳下去。這句話點明了傳銷的本質:欺騙。在許多非法傳銷活動中,傳銷已經轉變為“拉人頭”的欺詐活動。
記者:你對傳銷的最初印象看來很糟糕,那你是怎樣認識到傳銷的本質的?
黎國華:看到許多人被傳銷折騰得窮困落魄,妻離子散,但是還那么癡狂,我也納悶傳銷到底靠什么使人如此癡狂。為了弄清真相,我決定臥底傳銷組織。
小時候看小說《水滸傳》里,林沖為了入伙被王倫強迫打劫。我認識到既然要弄清傳銷真相,自己先要成為傳銷者,于是我也假裝要從事傳銷,在朋友的介紹下,順利臥底傳銷組織。這是1997年9月的事,當時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搞清楚傳銷到底是使人賺大錢的天使,還是讓人墜入地獄的惡魔。
通過臥底傳銷組織,我從傳銷組織的理念課上學到了拉“下線”的訣竅:重點欺騙對象是“五同”(同學、同鄉、同事、同伴、同宗)與“三友”(朋友、戰友、難友)。將“五同”與“三友”作為發展“下線對象”,掌握“先近后遠、先弱后強、先親后友”的原則,即先拉附近地區的熟人入伙,后慢慢將范圍擴大;對現狀不滿的剛畢業的學生、下崗工人是較弱的群體,把這些人作為發展下線的首選;利用親屬的信任感,先發展他們后,為自己的傳銷奠基。
在方式上,以介紹工作為名,做到“三不談”:不談組織、不談產品、不談制度;“三肯定”:肯定合法、肯定賺錢、肯定適合你;“三交待”:保密、辭工、帶錢。
與所有騙術一樣,傳銷組織者都***心設計了美麗的陷阱,編造出快速致富的美夢。
許多傳銷人員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后,之所以不敢逃離虎口,一方面是交了錢后,想扳回本錢,另一方面則是受制于傳銷組織內部人身和***神控制。除此之外,傳銷還抓住了人性中最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生命與賺錢。
記者:你剛才談到,傳銷的本質就是欺騙,那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心受騙,受騙后還繼續從事傳銷?
黎國華:通過臥底與對傳銷者的對話,我發現傳銷組織的頭目們,往往先把人騙到陌生的環境,這樣就有利于對他們進行人身控制。傳銷組織有嚴密的級別體系,規定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級,從而保證他們的運轉。拿被國家取締的爽安康來說,傳銷組織內部分為A、B、C、D、E、F六級,A級為董事,B級為高級經理,C級為業務經理,D級為業務主任,E級業務組長,F級為剛剛加入的業務員。
爽安康傳銷的基本運作情況就是,每個人加入傳銷組織必須交加盟費3900元購買爽安康。然后傳銷組織者在3900元中拿出2100元按A級280元、B級320元、C級350元、D級350元、E級275元、F級525元進行分攤。
在傳銷組織內部,“上線”對“下線”盯得很緊,一般采取“48小時跟蹤法”。底層業務員根據上層D級、C級管理人員的安排,租住在一起,每一間房屋都有D級為房主,專門負責監視每個人,以免其中途離隊。同住一房的成員也實行人盯人的辦法,互相監督,防止逃跑。
傳銷組織還對參加人員進行“洗腦”,一方面宣揚“公司”里賣的產品是健康的、環保的,對人的生命健康大有好處,推銷這個好產品能迅速發財致富等傳銷理論,使人沉溺于發財夢中不能自拔,另外把傳銷說成是“連鎖銷售”、“網絡推銷”等名詞。我剛加入傳銷組織時,就接受了這樣的授課“洗腦”。授課老師講完課后,又有其他人輪流現身說法證明“連鎖銷售”讓他們賺了好多錢。
就算一些“下線”發覺自己受騙,但是已經交了錢,想扳回本錢,又去騙別人,而有的人采取偷跑的方式想逃離傳銷虎口,但往往是人沒有來得及上火車,“上線”就聞訊追來,就被脅迫回去了。
通過臥底我也發現,傳銷不但欺騙親戚朋友,甚至欺騙父母,是一個泯滅人性的、使人為之瘋狂的組織,在一定意義上是經濟邪教。這種利益至上、等級劃分的組織里,人性被嚴重扭曲。“下線”必須對“上線”言聽計從,否則會被打殘致死,我曾親眼看見江西九江的一個傳銷者,因為違抗上線的指令,被打斷肋骨,所以我在傳銷組織里臥底也是小心翼翼的,如果發現我是臥底肯定沒命了。
傳銷只會鼓了少數組織者、幕后策劃者的荷包,大部分上當受騙參與傳銷活動的人們到頭來只會錢財盡失,血本無歸,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會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記者:你經過臥底,發現傳銷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黎國華:看傳銷是不是賺錢,我們首先來看看,傳銷包括變相傳銷都是以幾何倍增的公式,計算出一年甚至幾個月時間就可以獲取一兩百萬,但他們這種公式計算的前提是有源源不斷的下線加入,并且每個下線都愿意繳納數千元的入門費。一旦沒有人愿意加入這種騙人的行當,上層將一無所獲。當愿意上當受騙的人數已不足以供養上層的人時,金字塔就會從底部開始快速倒塌。
其次,上線騙取下線的入門費或認購產品的費用,用于層層瓜分,實際受益者只是少數的上層組織者,無數的下線生活在非常貧困的狀態。
從數學理論上講,任何參加傳銷者的賺錢機會,必然比金字塔騙術經營者的賺錢機會少,后加入者的機會比先加入者的機會少。越是后加入、處于金字塔底部的人,他們通過所獲得的利益,來補償所損失的加入費機會就越少。
從現實來看,無論是我在臥底還是我在執法時,發現極大部分的傳銷人員,生活狀況都比較差,如幾十個人甚至男女混合居住在一間破舊的出租屋里。
另外,在傳銷系統里,成功的定義被狹隘地限定在能否拉下線,能否日進斗金。這種貌似“符合商業社會價值理念”的成功觀,有著極大的欺騙性。傳銷組織通過騙取人頭費,來維系不勞而獲的生活,以此標榜成功,誤導青年,危害性太大。
傳銷組織者往往對被騙入的傳銷人員,采取集中上課方式進行“洗腦”,進行***神控制。一夜暴富的教唆極易使聽課者失去理智,狂躁不安,一些聽課者竟然上癮,如果不聽課就打不起***神面對現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傳銷就是“***神鴉片”。
記者:你認為目前國家一再打擊與取締傳銷,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身陷其中?目前傳銷有什么新動向?
黎國華:我覺得傳銷為什么對很多人有誘惑力,主要有個社會的大背景,目前民間投資渠道還比較狹窄,賺錢的門路不好找,另外工作就業的壓力大,所以我發現參加傳銷的人員有幾個特點:
一類是找工作困難而且沒有什么社會經驗的學生,這種人比較容易受騙;二類是沒有穩定工作與固定收入的人,但是這些人又急于找條捷徑發財,傳銷正好迎合了這部分人的心理;三類是一些有錢與有權的人,但這些人往往是傳銷的幕后組織者,通過錢權交易,使傳銷披上合法外衣,從中牟取暴利。我認為對參加傳銷者特別是對學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們也是上當受騙者,值得同情。
現在,傳銷又出現了新動向,開始由明轉暗,由集中轉向分散,由自愿參加到暴力脅迫參加等等,更為值得警惕的是傳銷的組織者,對一般傳銷人員的金錢誘惑轉向了***神控制。對參加傳銷的人員集中灌輸“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等不切實際甚至是違法的生活理念時,多以***神控制的形式出現,巧舌如簧的教唆極易使聽課者失去理智,狂躁不安。這種演講實際上已經成為很多意志薄弱者的***神鴉片,讓他們活在虛構的財富夢幻里。
傳銷組織者先利用人性的弱點,編織一張龐大的網絡,將那些想發財的人騙進網內,然后告訴被騙進網內的人員都會有收獲,空中樓閣的收獲,并驅使他們再去騙別人。
記者:為什么你寫的反傳銷書名叫《騙網》,現在出書達到了你的初衷?對自己成為中國反傳銷出書第一人怎么看?
黎國華:我的書名叫《騙網》,主要是通過我臥底傳銷的經歷,加上我打擊傳銷組織時,一些傳銷頭目道出的內幕,另外,我還特意跟一些脫離了傳銷組織的人加強溝通。所有這些,使我更加詳盡地了解到傳銷組織的黑幕。我發現傳銷的經營基礎就是編網與騙網,傳銷組織者利用人性的弱點,編織一張龐大的網絡,將那些想發財的人騙進網內,然后告訴被騙進網內的人員都會有收獲,空中樓閣的收獲,并驅使他們再去騙別人,去編織一張更大的騙網。
這部書出版后,許多網上書店也有出售,國家很多大型圖書館還予以收藏,反響強烈。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傳銷者看了《騙網》幡然醒悟,前不久,一對曾經參加過傳銷的夫妻還特意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看了《騙網》后,決定再也不從事傳銷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騙網》是目前中國工商部門與國家公安部門聯手反傳銷推出的第一本書,作為中國反傳銷出書第一人,一個江西人,我當然感到驕傲,這個成績不應該屬于我個人,應該屬于全省乃至全國工商、公安部門。不過,我認為目前是快餐文化流行,所以如果把《騙網》這本書搬上銀幕或者以電視題材來表述,可能對反傳銷與揭露傳銷黑幕會更有效果。
緣起: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從事傳銷和變相傳銷?傳銷有什么神秘之處?為了尋找答案,他曾冒死喬裝臥底傳銷組織,將臥底時經歷的一切寫進《騙網》一書,揭露傳銷騙網層層黑幕以警醒世人,也因此成為反傳銷中國出書第一人。他就是黎國華。
我有些朋友加入了爽安康傳銷組織,我發現這些朋友在加入爽安康傳銷后,明顯發生了變化,整個人跟瘋了一樣,生意也不做了,書也不教了……傳銷使人變得熟悉而陌生,傳銷使人打架斗毆,甚至妻離子散,這是傳銷給我的最初印象。
記者: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傳銷的?對傳銷的初印象是個什么樣子?
黎國華:接觸到傳銷,與我的工作性質有關。1985年底,我從部隊退伍回到老家,分配到了基層工商所工作,三年后擔任了崇仁縣工商局一個基層的工商所所長,因為在工商部門工作,接觸到傳銷也就很自然。
記得那是1997年,國家還沒有明令禁止傳銷,但傳銷已在全國各地瘋狂蔓延,我所在的撫州崇仁縣也一樣,一些從事爽安康傳銷活動的傳銷者開始到崇仁縣城辦班。我有些朋友也加入了爽安康傳銷活動,我發現這些朋友在加入爽安康傳銷后,明顯發生了變化,整個人跟瘋了一樣,曾經經商的生意也不做了,曾經教書的書也不教了……天天去上傳銷課,并極力勸誘親戚、朋友甚至家人從事爽安康傳銷活動。
我的這些朋友自從加入爽安康傳銷活動后,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很多人為此妻離子散,而且在1998年,國家開始禁止傳銷,但我這些朋友依然對傳銷活動很癡狂,被工商部門查處后,一些人還跑到外地去參加傳銷,整個人為了傳銷就跟著了魔一樣,這就是傳銷給我的最初印象。
傳銷組織里有一句經典臺詞:石頭可以當成金子傳下去。這句話點明了傳銷的本質:欺騙。在許多非法傳銷活動中,傳銷已經轉變為“拉人頭”的欺詐活動。
記者:你對傳銷的最初印象看來很糟糕,那你是怎樣認識到傳銷的本質的?
黎國華:看到許多人被傳銷折騰得窮困落魄,妻離子散,但是還那么癡狂,我也納悶傳銷到底靠什么使人如此癡狂。為了弄清真相,我決定臥底傳銷組織。
小時候看小說《水滸傳》里,林沖為了入伙被王倫強迫打劫。我認識到既然要弄清傳銷真相,自己先要成為傳銷者,于是我也假裝要從事傳銷,在朋友的介紹下,順利臥底傳銷組織。這是1997年9月的事,當時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搞清楚傳銷到底是使人賺大錢的天使,還是讓人墜入地獄的惡魔。
通過臥底傳銷組織,我從傳銷組織的理念課上學到了拉“下線”的訣竅:重點欺騙對象是“五同”(同學、同鄉、同事、同伴、同宗)與“三友”(朋友、戰友、難友)。將“五同”與“三友”作為發展“下線對象”,掌握“先近后遠、先弱后強、先親后友”的原則,即先拉附近地區的熟人入伙,后慢慢將范圍擴大;對現狀不滿的剛畢業的學生、下崗工人是較弱的群體,把這些人作為發展下線的首選;利用親屬的信任感,先發展他們后,為自己的傳銷奠基。
在方式上,以介紹工作為名,做到“三不談”:不談組織、不談產品、不談制度;“三肯定”:肯定合法、肯定賺錢、肯定適合你;“三交待”:保密、辭工、帶錢。
與所有騙術一樣,傳銷組織者都***心設計了美麗的陷阱,編造出快速致富的美夢。
許多傳銷人員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后,之所以不敢逃離虎口,一方面是交了錢后,想扳回本錢,另一方面則是受制于傳銷組織內部人身和***神控制。除此之外,傳銷還抓住了人性中最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生命與賺錢。
記者:你剛才談到,傳銷的本質就是欺騙,那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心受騙,受騙后還繼續從事傳銷?
黎國華:通過臥底與對傳銷者的對話,我發現傳銷組織的頭目們,往往先把人騙到陌生的環境,這樣就有利于對他們進行人身控制。傳銷組織有嚴密的級別體系,規定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級,從而保證他們的運轉。拿被國家取締的爽安康來說,傳銷組織內部分為A、B、C、D、E、F六級,A級為董事,B級為高級經理,C級為業務經理,D級為業務主任,E級業務組長,F級為剛剛加入的業務員。
爽安康傳銷的基本運作情況就是,每個人加入傳銷組織必須交加盟費3900元購買爽安康。然后傳銷組織者在3900元中拿出2100元按A級280元、B級320元、C級350元、D級350元、E級275元、F級525元進行分攤。
在傳銷組織內部,“上線”對“下線”盯得很緊,一般采取“48小時跟蹤法”。底層業務員根據上層D級、C級管理人員的安排,租住在一起,每一間房屋都有D級為房主,專門負責監視每個人,以免其中途離隊。同住一房的成員也實行人盯人的辦法,互相監督,防止逃跑。
傳銷組織還對參加人員進行“洗腦”,一方面宣揚“公司”里賣的產品是健康的、環保的,對人的生命健康大有好處,推銷這個好產品能迅速發財致富等傳銷理論,使人沉溺于發財夢中不能自拔,另外把傳銷說成是“連鎖銷售”、“網絡推銷”等名詞。我剛加入傳銷組織時,就接受了這樣的授課“洗腦”。授課老師講完課后,又有其他人輪流現身說法證明“連鎖銷售”讓他們賺了好多錢。
就算一些“下線”發覺自己受騙,但是已經交了錢,想扳回本錢,又去騙別人,而有的人采取偷跑的方式想逃離傳銷虎口,但往往是人沒有來得及上火車,“上線”就聞訊追來,就被脅迫回去了。
通過臥底我也發現,傳銷不但欺騙親戚朋友,甚至欺騙父母,是一個泯滅人性的、使人為之瘋狂的組織,在一定意義上是經濟邪教。這種利益至上、等級劃分的組織里,人性被嚴重扭曲。“下線”必須對“上線”言聽計從,否則會被打殘致死,我曾親眼看見江西九江的一個傳銷者,因為違抗上線的指令,被打斷肋骨,所以我在傳銷組織里臥底也是小心翼翼的,如果發現我是臥底肯定沒命了。
傳銷只會鼓了少數組織者、幕后策劃者的荷包,大部分上當受騙參與傳銷活動的人們到頭來只會錢財盡失,血本無歸,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會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記者:你經過臥底,發現傳銷是不是真的很賺錢?
黎國華:看傳銷是不是賺錢,我們首先來看看,傳銷包括變相傳銷都是以幾何倍增的公式,計算出一年甚至幾個月時間就可以獲取一兩百萬,但他們這種公式計算的前提是有源源不斷的下線加入,并且每個下線都愿意繳納數千元的入門費。一旦沒有人愿意加入這種騙人的行當,上層將一無所獲。當愿意上當受騙的人數已不足以供養上層的人時,金字塔就會從底部開始快速倒塌。
其次,上線騙取下線的入門費或認購產品的費用,用于層層瓜分,實際受益者只是少數的上層組織者,無數的下線生活在非常貧困的狀態。
從數學理論上講,任何參加傳銷者的賺錢機會,必然比金字塔騙術經營者的賺錢機會少,后加入者的機會比先加入者的機會少。越是后加入、處于金字塔底部的人,他們通過所獲得的利益,來補償所損失的加入費機會就越少。
從現實來看,無論是我在臥底還是我在執法時,發現極大部分的傳銷人員,生活狀況都比較差,如幾十個人甚至男女混合居住在一間破舊的出租屋里。
另外,在傳銷系統里,成功的定義被狹隘地限定在能否拉下線,能否日進斗金。這種貌似“符合商業社會價值理念”的成功觀,有著極大的欺騙性。傳銷組織通過騙取人頭費,來維系不勞而獲的生活,以此標榜成功,誤導青年,危害性太大。
傳銷組織者往往對被騙入的傳銷人員,采取集中上課方式進行“洗腦”,進行***神控制。一夜暴富的教唆極易使聽課者失去理智,狂躁不安,一些聽課者竟然上癮,如果不聽課就打不起***神面對現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傳銷就是“***神鴉片”。
記者:你認為目前國家一再打擊與取締傳銷,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身陷其中?目前傳銷有什么新動向?
黎國華:我覺得傳銷為什么對很多人有誘惑力,主要有個社會的大背景,目前民間投資渠道還比較狹窄,賺錢的門路不好找,另外工作就業的壓力大,所以我發現參加傳銷的人員有幾個特點:
一類是找工作困難而且沒有什么社會經驗的學生,這種人比較容易受騙;二類是沒有穩定工作與固定收入的人,但是這些人又急于找條捷徑發財,傳銷正好迎合了這部分人的心理;三類是一些有錢與有權的人,但這些人往往是傳銷的幕后組織者,通過錢權交易,使傳銷披上合法外衣,從中牟取暴利。我認為對參加傳銷者特別是對學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們也是上當受騙者,值得同情。
現在,傳銷又出現了新動向,開始由明轉暗,由集中轉向分散,由自愿參加到暴力脅迫參加等等,更為值得警惕的是傳銷的組織者,對一般傳銷人員的金錢誘惑轉向了***神控制。對參加傳銷的人員集中灌輸“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等不切實際甚至是違法的生活理念時,多以***神控制的形式出現,巧舌如簧的教唆極易使聽課者失去理智,狂躁不安。這種演講實際上已經成為很多意志薄弱者的***神鴉片,讓他們活在虛構的財富夢幻里。
傳銷組織者先利用人性的弱點,編織一張龐大的網絡,將那些想發財的人騙進網內,然后告訴被騙進網內的人員都會有收獲,空中樓閣的收獲,并驅使他們再去騙別人。
記者:為什么你寫的反傳銷書名叫《騙網》,現在出書達到了你的初衷?對自己成為中國反傳銷出書第一人怎么看?
黎國華:我的書名叫《騙網》,主要是通過我臥底傳銷的經歷,加上我打擊傳銷組織時,一些傳銷頭目道出的內幕,另外,我還特意跟一些脫離了傳銷組織的人加強溝通。所有這些,使我更加詳盡地了解到傳銷組織的黑幕。我發現傳銷的經營基礎就是編網與騙網,傳銷組織者利用人性的弱點,編織一張龐大的網絡,將那些想發財的人騙進網內,然后告訴被騙進網內的人員都會有收獲,空中樓閣的收獲,并驅使他們再去騙別人,去編織一張更大的騙網。
這部書出版后,許多網上書店也有出售,國家很多大型圖書館還予以收藏,反響強烈。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傳銷者看了《騙網》幡然醒悟,前不久,一對曾經參加過傳銷的夫妻還特意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看了《騙網》后,決定再也不從事傳銷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騙網》是目前中國工商部門與國家公安部門聯手反傳銷推出的第一本書,作為中國反傳銷出書第一人,一個江西人,我當然感到驕傲,這個成績不應該屬于我個人,應該屬于全省乃至全國工商、公安部門。不過,我認為目前是快餐文化流行,所以如果把《騙網》這本書搬上銀幕或者以電視題材來表述,可能對反傳銷與揭露傳銷黑幕會更有效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