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之都”呼之欲出
發布: 2008-06-14 12:26:38 作者: admin 來源: 中山日報

化妝品之都,是由中山國家健康基地、中國醫藥質協化妝品質量管理工作委員會和省美協合力打造的現代化化妝品產業園區。目前,首期逾40公頃的高標準產業園區已開始招商。第二期近200公頃的園區在規劃中,計劃在1—2年內引進20-50個化妝品相關企業。日前,來自省市藥監局的專家及省內多家知名化妝品企業的代表云集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為“化妝品之都”發展建言獻策。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陳豪鑫到企業就我市保健食品化妝品企業發展聽取意見建議。
專家云集中山,為即將建成的"化妝品之都"把脈。
規范市場環境提高服務質量
陳豪鑫(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化妝品之都”從概念的提出到付之行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短短幾個月,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可以說邁出了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瘖y品產業是我市健康產業的亮點之一,下一步我們必須解放思想,以搶先發展的勇氣和干勁,在園區的發展規劃中,加快步伐,引領行業發展。作為政府監管部門責無旁貸地去做好監管和服務工作,凈化市場環境,為合法企業營造寬廣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不遺余力地促進“化妝品之都”的建設工作。
陳創光[國際化妝品(亞太)聯合研究發展中心執行董事]
外來投資機構對當前國家的行政機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是很了解,健康基地牽頭規劃專門的區域,幫助企業去解決這些問題,企業能夠專心發展,“化妝品之都”能為企業提供極佳服務,也有利于國外核心技術的引入。建議有可能的話牽頭去做化妝品原料博覽會,目前這是國內的空白領域。
胡瑞連[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化妝品之都的打造完全可以借鑒古鎮打造燈飾之都,大涌打造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的做法,可以說中山已經有經驗也有能力做好化妝品之都的建設工作。市政府相關部門有句話讓我們企業感動:“請企業給一個政府為你們服務的機會”,完美公司將在化妝品這一領域加大投資。
出臺服務措施精心保駕護航
鄭彥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安全監管處處長)
化妝品行業是永不落幕的朝陽產業,在中山國家健康產業基地打造“化妝品之都”,是省市各個部門的共同理念,中山市政府尤其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做到了有思路,有規劃,加上成熟配套的管理模式,為打造“化妝品之都”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們將出臺具體措施來加強對化妝品企業的監督管理和服務,采取分級管理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為在中山國家健康產業基地打造“化妝品之都”保駕護航,讓化妝品這一美麗的產業在中山綻放更為燦爛的光彩。
班育安(廣州曼寶蘭化妝品有限公司)
現在無論是市場還是監管部門對化妝品的生產要求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高,實施化妝品GMP是必然趨勢,這一方面對落戶企業來講必然是個薄弱環節,建議成立專門幫扶小組,同時協助企業做好資質申報,產品申報等工作,這勢必會成為園區的一大亮點。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園區環境的保護,拒絕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入。
注重整體規劃引才引智引品牌
齊昆鵬(國家化妝品質量管理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博士)
政府部門必須有個整體發展規劃,展現出良好的形象,注重品質和品牌的引進,尤其是要關注核心技術的引進,要加大與科研院校的溝通合作,以及行政技術部門的溝通。在技術也要得到國家檢測機構的支持。
打造“化妝品之都”,政府的優質服務尤為重要,中山市在行政效能提速以及打造服務型機關這一方面的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
周安清(醫學美學美容雜志社站長)
整個園區板塊必須有長遠規劃,必須有培訓,必須加強宣傳,否則影響力會有所削弱。
吳湘溪(廣州白大夫企業集團)
當前缺乏技術嫻熟的員工和中級技能人才已經成為我們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園區在做好一條龍服務,扶持企業引進核心技術,建設相應的研發機構,同時幫助企業引才引智,做好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工作,尤其是培養相關職業技能員工。
肖競慧妮(國際)美容機構
把企業遷到“化妝品之都”“孟母三遷”,失小得大,但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講,我認為企業該遷的還是要遷。健康基地打造“化妝品之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備了基礎條件,在打造化妝品之都工作上一定要注重引進企業的品牌,要注重穩步發展,不能有假劣產品出現,出現害群之馬。一定要打造出高端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