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罪”(草案)對中國直銷行業影響巨大
發布: 2008-11-04 15:56:01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國直銷》

8月25日,遞交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七)》的草案中正式新增了“傳銷罪”(草案規定:組織、領導實施傳銷行為的組織,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草案并規定了傳銷行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為了解“傳銷罪”草案出臺對中國直銷行業的影響,我們設計了15個相關問題,以不記名的形式,以部分直銷企業老板、直銷職業經理人、高階直銷商、行業觀察人士和普通直銷人為調查對象,發放了110份調查問卷,并有效回收108份。
以下是意問卷的調查結果及分析報告
1.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對中國直銷行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從調查的結果看,57%的被調查者認為,“傳銷罪”的出臺,將加速行業的規范化。這種主流的觀點說明,“傳銷罪”的出臺毫無疑問將極大地改變目前仍然混沌不堪的行業局面,對傳銷分子還是有著相當的震懾力。而認為“傳銷罪”將限制行業的發展”的這24%的被調查者中,絕大部分是非拿牌企業的人士和觀察人士,他們的觀點至少說明以灰色和邊緣化方式運作的企業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2.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在短期內對中國直銷市場的發展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34%的受調查者認為“傳銷罪”會推動市場進入發展通道,21%的受調查者認為對行業的發展現狀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但是仍然有33%的受調查者認為市場將陷入低谷。從兩《條例》實施兩年多的現狀來看,行業發展差強人意,但是“傳銷罪”的出臺,將加劇邊緣企業從業人員對行業的發展的悲觀情緒。
3.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 對拿牌直銷企業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認為沒有影響的比例高達67%,只有26%的受訪者認為會有影響,觀點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持“有影響”觀點的被調查者,主要集中于拿牌企業的管理層;持“沒有影響”看法的被調查者,則主要以這些拿牌公司的直銷商和行業觀察者為主。對于拿牌企業的管理層而言,如果應對可能出臺的“傳銷罪”,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成為企業法務部門與市場管理部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對于在市場拼殺的直銷人員來說,他們則并不太關心這些東西,而且拿牌企業能否成為這些直銷人員真正的避風港,將成為這些拿牌企業在中國直銷市場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4.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對未拿牌企業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與第3項的調查結果相比,該項調查結果大相徑庭。76%的被調查者認為“傳銷罪”對未拿牌企業影響很大或較大,只有17%的受調查者認為影響輕微。看來與拿牌企業相比,可能出臺的“傳銷罪”對非拿牌企業帶來的沖擊要大得多。在大多數被調查者看來,未拿牌企業由于身份沒有得到承認,將會成為“傳銷罪”的重點打擊對象。直銷牌照對于企業的護身符作用,在這項調查中彰顯無疑。
5.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對傳統保健品企業的轉型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只有7%的受調查者比較樂觀,在他們看來,可能即將出臺的“傳銷罪”將凈化中國的直銷市場,改善中國直銷市場的大環境,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們認為傳統保健品企業將會加快進入直銷領域的步伐。不過更多的則是對沒有開放多層次模式的中國直銷市場不看好。在2004年~2005年間,中國傳統保健品企業風起云涌的直銷沖動,在經過2006年~2008年間兩個《條例》的實踐后,成功者寥若晨星,這極大地打擊了傳統保健品企業的轉型熱情與轉型信心,而“傳銷罪”的可能出臺,進一步加劇了他們對中國直銷市場未來的悲觀情緒,69%的受調查者認為傳統保健品企業將推遲或者停止轉型工作。這種悲觀情緒的蔓延,將加劇中國直銷市場被外資進一步壟斷的趨勢,民族直銷企業將因為眾多傳統實力企業的拒絕介入而整體力量不濟,從而在自己國家的市場競爭中處于絕對的下風。
6.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對中小準直銷企業的經營有何影響?
結果分析:能否抵御未知的風險,實力至關重要。這種觀點在該項的調查中很明顯。66%的被調查者認為,“傳銷罪”的可能出臺,對中小準直銷企業的未來影響巨大。在這66%的被調查者中,只有21%(占總調查人數的14%)的人愿意破罐破摔,選擇全面轉入暗箱運作,更多的人則是選擇堅持經營(35%)和回歸傳統(17%)。這也從側面說明很難拿到牌照的中小型直銷企業,規范運作其實是他們的主流。如何為這一群體留一個生存的空間,是監管部門應該思考的一個課題。而選擇沒有影響的這29%受調查者,則以中小型企業的直銷員居多,對于市場個體而非“傳銷罪”打擊的組織者來說,他們持有這樣的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7.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會否會推動新一輪的直銷牌照申牌熱潮?
結果分析:50%的被調查者認為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將會掀起新一輪的直銷牌照申牌熱潮,持這一觀點的人員以企業管理層與行業觀察人士居多,而且相當多的一部分拿牌企業的高層也贊同這一觀點。雖然事實證明,牌照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在眾多企業人士眼中,牌照對于企業獨特的保護價值還是無可取代的。而38%的被調查者認為牌照對企業的作用幾乎無意義,即使“傳銷罪”出臺,也激不起部分企業已經心灰的拿牌熱情,這部分人員中,主要是市場的一線人員,包括一些拿牌企業的直銷員。在他們眼中,業績的重要性成為他們選擇的根本標準與尺度。12%的持觀望態度的被調查者,則再次表明了牌照獲取對于企業的高門檻與被動性,而“傳銷罪”的實際制裁力量未顯,也讓觀望力量存在,申牌猶豫不決。
8.可能列入刑法的“傳銷罪”會促使企業在哪方面的工作大幅加強?
結果分析:“傳銷罪”的可能出臺,極大地影響到了在中國直銷市場發展的企業的各項工作。“企業將加大市場的規范管理”成為最主流的觀點,這充分說明了“傳銷罪”出臺體現出的正面作用。不過32%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將加大與執法部門的溝兌力度,這種觀點的出現是現階段的真實現狀的寫照,反映出相關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的隨意性和可變性,尤其是那些以罰款為目的的執法,加劇了企業用錢或者私下解決問題的力度。
多層次直銷的被禁止,一直以來就是直銷企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根本根源,而“傳銷罪”的可能出臺,其實加劇了企業被魚肉的危機感,在這種情況下,16%的被調查者選擇了“企業將更加積極推動多層次模式的開放”。但是,在市場一線的營銷人員認為,企業將加大對責任的推卸工作,這一比例占到了16%,這不僅表明直銷員對企業勇于承擔責任的信心嚴重不足,也反映出目前許多企業習慣把責任推給直銷員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