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鈞煒:再看互生系統之“理想國”的不可行
發布: 2009-05-17 22:34:25 作者: admin 來源: 方鈞煒博客

“消費資本論”一個理想的很容易糊涂的概念,不明者在商業領域很容易付出代價。
再看互生系統之“理想國”
作者 方鈞煒
緣起:2009-3-24~25日一天半的時間,應好友邀請在北京中康國際酒店參加了深圳市傲鷹互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研討會。好友讓我去看看,這個新的模式和概念到底是什么?跟你提出的理念和模式是不是一回事?對于創新的東西,我是百倍興致。一天半的時間聽下來,最感動、最打動我的是孫杰老師的人生傳奇故事。他那種身殘志強的堅韌毅力和他的博大之愛。其次就是“互生系統”的發明人何開秀(如名字不對,請何老師多多見諒!)的不易了。她說她對“互生系統”的研究前后花費近10年的心血,變賣了自己的公司和房產,才有今天的成果。僅憑這一點就足于讓我對她深深的敬意!但同時我又為她捏一把汗:可能就是一個觀念的偏差,就會把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此文的目的,在于同何老師交流、同孫老師交流、與同行交流,在于向創新者學習。同時把我的“擔憂”拿出來與同行友人交流,共同推動中國的營銷創新,為中華之崛起,獻小草一份力。
正文:
一、一個存在爭議的“理論”
我們看一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創新性和先進性,關鍵先看它的基本思想,或者最核心的基本理念。如果這個思想或理念存在問題,不用說它的實現方式,就一定存在問題,而無論它的表現方式多么絢麗。
我一路聽下來,在我的記憶中最多的概念就是“消費資本”。何老師在演講中,一開始就提到了“貨幣資本、技術資本和消費資本”的概念。但是“消費資本”的概念和內涵到底是什么?我始終在仔細聽,但是始終沒有聽到何老師給出的“答案”。我也仔細看了會議發給的關于“互生系統”的講解資料,也沒有對“消費資本”的概念作出清晰的描述(如果我沒有找到,請讀者或何老師告訴我一下,因為我會一直關注這個新生事物的每一步發展!)。友人后來告訴我“消費資本”是在《藍海戰略》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但我在百度里輸入“藍海戰略消費資本”、“藍海戰略消費”和“藍海戰略資本”都沒有找到關于《藍海戰略》談到“消費資本”的概念。如有機會我會買一本《藍海戰略》看看。我第一次聽到“消費資本”是在2005年11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消費力經濟研究院成立暨首屆中國消費力經濟國際研討會”上聽到的。第二次就是陳瑜教授的《消費資本化理論》一書中看到的。陳瑜教授直接提出了“消費資本化”這一嶄新的理念,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消費者也能成為“資本家”。
據我所知,中國目前對“消費資本論”最為權威的論述當屬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消費力經濟研究院院長應光榮和世界新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瑜教授。他們都闡述同一個觀點:“消費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資本化,即把消費作為投資,獲得消費資本剩余價值回報,實現消費增值……消費作為投資而不僅僅是作為交換,可以從消費投資中獲得利潤……生產主導的時代將逐漸向消費主導的時代轉移”。他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居于他們所談到的一個理念:“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面談到過,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任何一個商品價值的創造都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創造……首先說這個理論的概念有兩點:第一原來花錢買東西僅僅是一種消耗,對于資本來說是一種流失,你換回來的商品,但實際上如果消費者你不買這個價值是實現不了的,所以說要從根本上看到,任何消費者購買這個商品,實際上都是對這個廠家的一種投資行為,消費即投資而且是真正的投資”。
應光榮院長指出:“消費資本化的實現方式”是建立一個系統。“這個系統,首先收到消費者貢獻的錢,就相當于一個模擬系統。因為不管你是多少都收到了,但出去的時候是數字的0和1兩種狀態,只有達到M0才能出去,沒有達到永遠出不去。這個時候我就能夠完成讓消費者參與利潤分配了”。
我個人理解,“消費資本”的核心就是說:全中國(或全球)的消費者都有一張惟一的電子身份卡。消費者消費商品后,商家反給消費者一部分“利潤”(這個利潤用“積分”的形式表示)。當如此多的“利潤”進入系統這個“蓄水池”后,再根據具備分配條件(應光榮院長說“只有達到M0”才可以分配。)的消費者,來進行再分配。果真如此的話,“互生系統”恰恰就是應光榮院長提出的“系統”實現方式。反過來說,深圳市傲鷹互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所創立的“互生系統”的理論依據是“消費資本化”理論。但是“消費資本化”理論是一個存在廣泛爭議的理論。這一點讀者可以在網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