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直銷產業經營分析:如何跨過業績600億的門檻?
發布: 2011-08-10 11:41:21 作者: 未知 來源: 《直銷人》雜志

608.95是一個可愛的數字,臺灣直銷產業自從2005年創下了683.73億的高峰之后,連著幾年下滑,在跌、跌、跌之后,2009年好不容易展現了成長的契機,端出561.73億、成長47.41億的佳績。
而2010年,維持攀升的態勢,營業總額再度站上600億的門檻,較前一年增加了47.22億元,成長率為8.41%。608.95這個數字,讓許多關心直銷產業發展的人寬心不少,再次大幅成長,表示這個產業是有潛力的、有前景的,是值得投入精神與心力的。
然而在這許多直銷人欣喜的當兒,公平會主管傳銷事業的第三處處長吳翠鳳卻客觀地指出,去年多家事業有調價的動作,部分成長可能跟商品售價調高有關;她更直言,直銷業發展已相當成熟,產值差不多就是在這個區間上下,要擴大產業規模、大幅突破,并不容易。
業者聽了這話,應該都會覺得不服氣吧,但不論你愿不愿意接受或相信,這個議題都值得思考。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產業的結構。
2010年營業額達10億元以上的公司家數為10家,若從營業額分布來看,這10家佔結構比為3.02%,營業額合計為366.38億元,占總體營業額比例的60.17%;這個現象也代表著直銷業M型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列強雄踞、各領風騷。
這樣的發展似乎也不太健康,如果沒有辦法拉近業者間的差距,直銷產業的命脈好像就在前幾大的身上,他們努力多個幾趴,營業總額就有機會上揚;他們打個噴嚏,調查數字可能就會跟著綠了臉。
為了進一步瞭解各家業者的去年績效,對照經營現況,本期特地嚴選并走訪11家在去年都交出不錯成績單的企業,從訪談中不難發現,大家依然將重心放在品牌塑造上,希望靠著品牌力的提升,提高顧客的「心佔率」,讓更多人因為認同產品進而認同直銷。
如果大家都把品牌打向大眾市場,透過品牌的滲透力,是不是能吸引更多原本對直銷不熟悉或者不喜歡的人進來呢?當新人愈來愈多,消費群變大,產值是否就跟著提升了呢?我希望答桉是肯定的,不然就停在600億左右打轉,你會甘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