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增長強勁 2011年中國直銷企業業績報告
發布: 2012-05-31 11:54:4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直銷

嘉康利:6億元
因為前期業績基數較小,嘉康利(中國)近兩年的業績增長率在中國直銷界非常搶眼。
因為前期業績基數較小,嘉康利(中國)近兩年的業績增長率在中國直銷界非常搶眼。
本刊在采訪時,嘉康利的高級經銷商們紛紛表示公司2011年業績已經突破10億大關。據說這一數據是嘉康利(中國)總經理黃海濤在1月份的會議上公開宣布的。有嘉康利經銷商甚至給本刊列出了非常詳細的業績數據:2010年,嘉康利(中國)業績增長了4倍,達到了1.8億元;2011年,公司業績增長了498%。據此算來,嘉康利(中國)2011年業績高達10.76億元。如果這些數字屬實的話,嘉康利(中國)應是年度業績增長最快的拿牌直銷企業。
不過本刊從嘉康利公司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嘉康利(中國)2011年業績并沒有傳說中那么高,實際業績是2010年的三到四倍之間。據此推算,嘉康利(中國)2011年的實際業績應該在6億元左右。不過這樣的增長率仍然是值得稱道的。
嘉康利業績的高速增長首先源于中國區高層采用了非常務實的、有針對性的市場策略與產品策略。嘉康利的成長原因還很多,比如新產品的推出,比如不斷有高階經銷商的加盟。對于已經到來的2012年,本刊認為,如果盡快擺脫對同行的挖角行為來刺激業績的高速增長,才是嘉康利(中國)的當務之急。
安惠:5.4億元
不知不覺中,安惠生物已經成立9年了。這是個特別的直銷企業,傳統的老板和傳統的職業經理人,自己摸索,默默成長。
2011年12月,安惠迎來了公司9周年慶典。安惠董事長陳惠宣布,2011年公司實現了整體業績同比增長35%。按照2010年的業績計算,安惠2011年的業績大約在5.4億元左右。
安惠一直缺乏非常內行的直銷職業經理人,看慣了行業風波的老板也不敢輕易相信外來的直銷職業經理人。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惠仍然能夠取得5.4億的業績確實非常的不容易。2011年,前富迪執行總裁趙曉飛加盟安惠擔任顧問,不過卻似乎被公司雪藏。有業界人士表示,安惠副總裁柯建民在包括幫助公司拿牌等事情上勞苦功高,而且為人忠誠踏實,很難有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2012年,安惠將繼續在政企關系和文化建設方面發力,但是這些是否會給市場帶來突破性的發展,還需要時日觀察。
克緹:5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克緹集團在中國業務分為美容院和直銷兩條線,因此我們這里說的業績是直銷版塊業績。
如果以克緹(中國)專業直銷隊伍所創造的業績來說,那幾乎可以忽略,因為克緹至今沒有在專業直銷隊伍的吸引上有任何建樹�;蛟S,克緹在資金上也沒有特別緊迫的需要。
但是克緹直銷的業績并不因此就變得難看,因為克緹美容院線的很多人,現在已經通過直銷版塊來報單,那么這樣的業績也屬于克緹直銷版塊的業績。
據悉,克緹美容院線的經銷商高層多是從臺灣過來的,都是老牌的直銷人。他們在得到公司授意可以轉型到直銷版塊后,鼓動了很多美容院轉投直銷版塊。
2011年初,臺灣IT界知名職業經理人余敬倫加盟克緹擔任其副總裁兼中國區執行長,全面負責克緹在大陸的直銷業務。余敬倫表示,2011年是克緹的儲備期,2012年是克緹提速發展的階段。
有克緹經銷商表示,克緹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總業績估計在20億左右,其中通過直銷版塊產生的業績大約有6億元,不到總業績的三分之一。不過,本刊從其他的更可靠的渠道處了解到,克緹公司2011年的直銷業績大約為5億元。
雖然直銷業績在增長,但是克緹直銷的業務主要還是依賴美容院,專業直銷商隊伍的生存還是很艱難。據記者觀察,至今仍留在克緹的一些專業直銷團隊,其實很多都處在騎驢找馬的狀態。怎樣為專業直銷隊伍開辟生存空間,讓直銷業務擺脫對美容院線業績的蠶食,是克緹必須解決的問題。
金士力佳友:3.3億元
金士力佳友是還沒有完全找到直銷突破口的內資企業之一。從拿牌后的幾次調整來看,實力雄厚的集團公司反而成為金士力佳友發展的最大掣肘。
金士力佳友2011年的最大新聞是將前總經理姚則兵又請了回來,條件是總裁葉軍退出實際的管理,副總裁邢耀宗離職。顯然,這是一個斷臂的措施,但能否重生,還需要觀察。
2011年,決心一雪前恥的姚則兵卯足了勁,一改創立之初的服務模式,建立起現代化的呼叫中心,使用起CTI電腦電話整合系統,完全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標,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健全了全國物流配送機構;與買多網達成合作,登上了電子商務的客船,讓事業有了突破的可能。
據可靠消息稱,金士力佳友2011年業績同比翻番,預計在3.3億元左右。未來,金士力佳友還將在各地市場設立健康旗艦店,為經銷商提供便利服務,業績也將繼續增長。
綠之韻:2.2億元
綠之韻是獲牌內資企業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直銷商出身的老板胡國安謹慎堅守基業,他在自己設定的一個底線范圍內,通過不斷地嘗試和調整來尋找企業做大的機會。
2011年,據綠之韻高級經銷商透露,公司業績增長并不明顯,大約在2億出頭的樣子。
綠之韻曾在2010年整合了很多團隊,2011年,整合中該出現的問題也都冒了出來,該聚則聚,該散就散,好在大家都是好合好散。
2011年,除了在產品和教育方面發力外,綠之韻也嘗試在管理方面創新。但現在看來,搭建新的管理班子也許才是綠之韻的突破之道。不知道在2012年,這些方面會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好在,綠之韻的團隊已經調整得比較穩定,堅定不移的老經銷商隊伍對這個人情味十足的企業相當忠誠,為今后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與基礎。
美樂家:2億元
2011年12月21日早上8點,美樂家2011年全球業績首次突破10億美元,終于躋身世界直銷的“十億美元俱樂部”。與美樂家全球市場的發展相比,美樂家(中國)的業績增長顯然拖了后腿。
2011年10月,美樂家大中華區副總裁暨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劉樹崇對媒體表示,“美樂家(中國)前9個月營收約3.5億元人民幣,今年的營收目標可達5億元人民幣。”然而本刊從眾多美樂家經銷商處了解到,雖然沈陽、杭州、廈門等網點的設立為美樂家(中國)的業績帶來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情況遠沒有劉樹崇所宣稱的那么樂觀,“業績應該沒有到3億元的水平。”根據我們對美樂家的評估,我們判斷美樂家(中國)公司2011年的業績大約在2億元左右。美樂家年會將于2012年3月4日召開,屆時公司將公布2011年的中國區的真正業績。
2011年,美樂家(中國)進行了高層管理人員的調整,也整改了物流,增強了服務,但對業績的提升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美樂家還有一個致命傷是內斗嚴重:在美樂家(中國)公司內部,富足系統和立光系統一直為誰是老大斗得不可開交,讓業界看盡笑話。
康力(本部):2億元
廣東康力是2011年中國直銷業的重點關注對象,其通過“陽光直銷”平臺,甘做“中小企業孵化器”,旗下已整合了20多家直銷實體。
我們如果將這些整合的直銷實體業績都算入康力公司,那康力的業績是非常驚人的,因此我們這里主要是談康力公司本部的業績。
整合是廣東康力2011年的絕對主題,董事長許瀞予和總裁王君平均耗費了大量精力在這方面,其直銷本部的發展就沒有得到很好的兼顧。有消息稱,康力公司本部銷售業績約在一個月1千萬元左右,加上各大加盟企業上交的管理費用,整個2011年,康力公司總部的總收益應該在2億元左右。當然,因為加盟式的操作模式,廣東康力的利潤率應該非�?捎^。
正是因為有可觀的利潤,因此,2011年康力公司得以動用巨資投入方興未艾的有機食品領域。據悉,康力公司與多家科研機構及東北、湖南的產糧基地合作,生產有機大米,以率先搶占轉基因食品陰影下的有機食品商機。
據悉,今年上半年,康力公司本部的有機大米加盟店有望正式推出,這也將對2012年康力本部的業績增長有所助推。
葆嬰:1.8億
優莎納并購葆嬰海外母公司后,為了照顧中國官方的態度,一路走得謹小慎微,以至于讓自身的管理團隊都出現了動蕩。還好,一向低調的葆嬰公司在中國市場穩住了陣腳,業績穩中有升。
據悉,2011年,葆嬰公司業績在1.8億左右,小幅上漲。
整個2011年,葆嬰都在習慣新角色的過程之中,不管是管理層還是市場拓展,都有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出現,來自原優莎納銷售隊伍的專業運作思維也對葆嬰經銷商的刺激較大,以至于整個公司上下都掀起了一陣學習的風氣。
作為一家務實的公司,據說葆嬰2012年的任務仍然以穩定融入為主,預定的業績目標也鎖定在40%左右的上漲率。因為基數較低,這個目標要求應該來說非常踏實。
葆嬰要想實現大的業績突破,可能需要在市場融入和管理層架構方面做出大的調整。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哈藥直銷不規范遭工商立案調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