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返利”傳銷
發布: 2012-06-26 10:11:30 作者: 何天驕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最近一段時間,屢屢爆出網絡傳銷大案。5月份,河南爆出了“太平洋購物網站”,福建“百分之百”商城崩盤;最近,浙江金華爆出營業額高達290億元的“萬家購物”網絡傳銷大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直銷,這種網絡傳銷號稱“返利”的營業模式,利用人們對高額返利的誘惑、投機心理,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具有非常高的隱蔽性、欺騙性,對社會的破壞作用也非常大。
就“返利網站”與“傳銷返利網站”的一些問題,《第一財經日報》采訪了返利網創始人兼CEO葛永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吳雪飛、艾瑞咨詢電子商務分析師蘇會燕。
第一財經日報:某些返利模式已經成為網絡傳銷蔓延方式之一,有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傳統傳銷的涉案人數達到700萬,而網絡傳銷的涉案人數遠遠超過傳統的異地傳銷,達到了4000萬。為何現階段網絡傳銷開始盛行?在您看來目前網絡傳銷的生存土壤是什么?
吳雪飛:首先,據統計,我國去年網民已經達到4.5億,給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廣泛基礎的同時,也給一些非法網絡傳銷的公司提供了便利。因為利用網絡從事非法傳銷能夠在不用集會等復雜形式下傳播范圍更廣,只需通過一些即時通訊方式就可以傳播;其次,電子商務發展變化很快,影響力越來越大,給非法網絡傳銷提供了發展平臺。最后,由于非法網絡傳銷變化多端,往往打著正規的口號,如“返利”等,從事非法傳銷,而消費者不易識別。
葛永昌:特別是打著返利幌子的非法傳銷網站,其主要傳銷對象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的一些中老年人,這部分人有一定的收入,也很想理財,這類網絡傳銷迎合了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同時利用他們的貪念從中牟利。
日報:由于這類網站形式較新,而且往往披著正規電子商務的外衣,大眾該如何區分?
葛永昌:我曾經說過,區分這類網站主要看有無資金交易、有無實物交易、有無優質商家、有無正規資質、有無合理服務這五個特點,不過由于一些虛假返利網站往往也具有一些資質,諸如工商經營許可等,同時他們也會提供一定的熱線電話或在線咨詢服務,所以后面兩點未必能區分其真假,最主要還是看是否收取費用,是不是基于真實消費的返利,以及入駐的商家是否優質。
日報:對于這類非法傳銷網站對社會危害有哪些?
蘇會燕:基本上傳統非法傳銷所產生的危害他們都具有,同時還具有范圍更廣,涉案人數更多的特點。
葛永昌:還會對正規行業發展產生危害,一些非法傳銷網站被查封后,很多人就懷疑一些正規的返利網是否也是非法的,不敢在網站上購買東西,對行業名聲有很大損害。
日報:政府等有關部門該如何監管?
葛永昌:目前針對這類非法傳銷網站的法律還不完善,由于非法網絡傳銷變化多端,政府要不斷跟業內保持溝通,及時了解并發現非法網絡傳銷的模式。
蘇會燕:目前自上而下監管很難,只能事前教育、事后監管。
關鍵詞:問診“返利”傳銷
上一篇:當你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你肯定是進入... 下一篇: 凌云:消費返利變異為傳銷亂象之探秘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