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會”式傳銷觸網興風作浪
發布: 2012-08-14 10:34:21 作者: 史萬森 來源: 法制日報

點擊網站廣告就可掙大錢雙線發展會員拿額外提成
“老鼠會”式傳銷觸網興風作浪
案發地點: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
案發緣由:市民報案稱,可能誤入傳銷組織
交錢在網站上注冊一個賬號,每天只需點擊50次該網站主頁上的廣告,就可以得到10元到250元不等的回報。這樣一個看似掙錢的捷徑,其實是一出徹頭徹尾的傳銷鬧劇。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將這起傳銷案破獲,警方發現,僅牙克石市本地就有近200人參與,案件范圍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目前,警方已將嫌疑人李英、張艷艷以及網名為“期待”的犯罪嫌疑人抓獲。
受誘惑誤入歧途
“點廣告就能掙大錢。”從2012年5月25日到6月21日,王麗麗一直沉浸在她的發財夢里。然而,當賬號上的錢不再像前幾天那樣增長時,她才慌了神,急忙給介紹她掙大錢的宋丹打電話。宋丹告訴她,這幾天系統正在進行維護,要等到7月10日以后才能返錢。
7月10日過去了,賬號上的數字依然沒變。第二天,王麗麗迫不及待地又給宋丹打了電話。宋丹說:“現在公司規定要累計5000元才可返一次款,你得多介紹幾個人注冊,要不然拿什么錢給你們返……”
“傳銷。”當王麗麗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時,她己投入注冊費15000元,卻只收回了1100元,可謂損失慘重。
7月26日,王麗麗來到牙克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報案。根據她提供的線索,偵查員迅速將兩名主要嫌疑人李英、張艷艷抓獲歸案。經過幾天的審訊,一起僅牙克石本地就有近200人參與,范圍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新型非法傳銷案浮出水面。
信網友落入圈套
嫌疑人李英,牙克石市某企業退休會計,網名“小蘭”。2012年3月底,李英在網上認識了甘肅一名叫“三笑”的網友,兩人很聊得來。閑談中,“三笑”提到最近有一種可以快速掙錢的方法。
一個名為“奧美環球廣告”的公司,只需交納500元(普通代理)、3000元(銀鉆代理)、9000元(金鉆會員)、15000元(藍鉆代理)不等的注冊費成為會員,之后每天點擊50次主頁上的廣告,為廣告上知名品牌提高點擊率就可以根據注冊級別得到10元至250元不等的回報,滿100元返一次現金。這樣計算下來,3個月之內就可以回本。
另外,這個項目還可以一人重復投資多點位,或通過發展下線得到不同的提成:500元提3%,3000元提4%,9000元提5%,15000元提6%。在網絡圖譜上一個注冊號可以發展A、B兩條線,每條線下發展人數不限,如果A線和B線的會員注冊了同樣金額,上線還可以得到所謂的“對碰獎”,分別為40元、50元、60元。也就是說,如果A、B兩條線同時發展了一個9000元的下線,上線就可以得到50元的“對碰獎”。
如此算來,如果注冊會員并順利地多發展下線的話,就會有點擊廣告、發展下線的提成、“對碰獎”3項收入進賬。
李英被“三笑”描述的美好“錢景”吸引了,立即要求“三笑”給她介紹加入“組織”的方式。
如“三笑”介紹的一樣,李英的確得到了回報,她也放下了戒心。直到案發,李英本人就注冊了七八個賬號,連她自己都記不太清了。為了掙到更多的錢,在“三笑”的勸說和既得利益的驅使下,她又將鄰居張艷艷、朋友李某、外甥媳婦叢某發展成為她的第一批下線,并建立了群名為“小投資大回報”的QQ群,之后又陸續發展了近百名下線。
嫌疑人張艷艷,原為保險業務員。3月10日,張艷艷在李英的幫助下投入9000元注冊成為金鉆代理,在嘗到甜頭后又先后投入了6000元錢,共辦了3個注冊號。做保險業務的她能說會道,注冊為會員后,她成為李英最得力的下線。短短3個月,張艷艷就將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都發展成自己的下線,線下的注冊號達到230余個。
“老鼠會”換湯不換藥
在審訊過程中,李英向辦案人員演示了“奧美環球廣告”網站的操作流程。從組織形式上看,“奧美環球廣告”網站的“網賺”行為類似于國家法律明文禁止的“老鼠會”式傳銷。
“老鼠會”是“金字塔銷售計劃”的俗稱,就是變質的“多層次傳銷”。“老鼠會”有兩個主要的特征:屯貨——新加入的人必須購買一批貨品,且不能退回,而他們的推薦人就從他們的購貨款中取得傭金;獵人頭獎金——新加入者必須支付一筆龐大的金錢方能成為營銷商,而推薦人就從這筆費用中獲得傭金。只要是有這兩者之一的公司,都足以認定它是“老鼠會”。
“奧美環球廣告”這種網絡傳銷的犯罪新動向,本身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實質上就是利用人們貪圖天上真的能掉陷餅的僥幸心理,通過購買一個或多個境外服務器成立網站(成本萬元)進行宣傳,同時打著外國公司的旗號,用與其相近的名稱混淆視聽,增強隱蔽性和可信度,最終達到自己以滾雪球的速度非法斂財的目的。
由于此案案情復雜、涉及范圍廣、人數眾多,現己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廳督辦案件。
(文中涉案人為化名)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