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傳銷癥向下一代傳播
發布: 2012-11-20 08:21:05 作者: 蔡輝 來源: 北京晨報

抵制傳銷癥的蔓延,最好的辦法是回歸理性,重拾批評的武器,越是外表光鮮,越要保持醒覺,相反,只說好,不說壞,天天唱贊歌,將加大“單向度”的風險。
“為了全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我要在剩下的幾天里好好復習,不讓悲劇發生。”近日,一篇“最牛小學生作文”走紅網絡,文章從自己不認真學習,推導出老師領不到工資,致使民族野蠻化,引發世界大戰,最后全人類滅絕。被網友笑稱為“小小年紀就領悟了蝴蝶效應”。(據《揚子晚報》)
游戲之作,不必大驚小怪,但值得深思的是:孩子們如此出眾的夸張能力,從何而來?他的才華一定要這樣展現出來嗎?這,既體現了當下作文教學的問題,也反映出整體氛圍的缺失。
過去30多年,中國迅猛發展,隨之而來,是商品經濟對文化、觀念與思維的重塑,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到“單向度社會”的邊緣。表面看,每個人千差萬別,但彼此目標高度統一,想法類似,行為方式大同小異。
因為在商品社會中,財富占有量成了衡量人價值的最重要尺度。
然而,人是可以自省的高等生命,通過反思個體與時代的關系,進而超脫于束縛。這對商品社會而言,是一種破壞力,所以它要想盡辦法,使心靈入魅,失去敏感,不再追問“沒用的問題”。
于是,商品社會創造出人類過去幾千年完全不同的文化,華麗的商品街,絢爛的奢侈品,洗腦式的勵志教育。聽聽傳銷員們無比夸大的宏論,就不難理解,當下孩子們夸張的天分從何而來。
商品社會中的許多人習慣于這樣一種慣性:只要活著,就該不斷消費,然后再用辛苦的工作,來填滿不斷增長的消費欲望,我們沒時間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也無暇安頓心靈,只要跑贏身邊人,就是幸福。這樣的社會,就成了一個“傳銷癥”社會:人人在夸張,只為吃下家。終于,我們的孩子也能從不寫作業,聯想到人類滅亡了。
抵制傳銷癥的蔓延,最好的辦法是回歸理性,重拾批評的武器,越是外表光鮮,越要保持醒覺,相反,只說好,不說壞,天天唱贊歌,將加大“單向度”的風險。
中國正走向現代化,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曾跌倒無數次的民族而言,應有充分的警惕。當孩子們也變得只會夸張,不會分析和懷疑時,不能哈哈一笑便忽略過去。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