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業或迎“小陽春”
發布: 2013-03-06 17:12:26 作者: 王曉梅 來源: 信息時報

2013開年短短兩個月,炎帝、無限極、葆嬰、羅麥相繼被獲準擴充直銷區域,無限極更是一次性獲準在包括山西、河北、內蒙、福建等在內的8省68市新增直銷經營區域。據了解,但2008年末開始,直銷公司獲批擴容的速度明顯一再放緩。2011年5月,國家出臺的設立分支機構的相關規定,更使企業增加銷售區域的難度明顯加大。這是否意味著國家在直銷企業區域限制方面的政策開始放松,直銷業從而有望迎來發展“小陽春”?
現狀 銷售區超10省 企業不足三成
記者了解到,目前獲批銷售區域超過10個省的企業不超10家,僅占到拿牌企業的不足三成。雅芳是目前或準直銷區域最多的企業,達到32省(區),其次是玫琳凱,達到30。▍^),位居第三的是安利,擁有29。▍^)。“相對來說,國家在批準直銷區域的時候,對外資企業比較傾斜。”資深直銷研究專家李斌認為。而記者也留意到,目前經營區域超過10個省的直銷企業中,除了新時代屬于內資企業,無限極、寶健為港資企業外,其余全部為外資企業。
“直銷許可證難拿,增加直銷經營區域也不簡單。”無限極外事負責人于登科告訴記者,直銷企業獲準擴大區域的關鍵在于,直銷企業必須規范經營,服務網點的分布也要符合規定,并獲得商務部關于申請擴區審核審批通過。李斌則表示,企業要擴充區域,服務網點和分支機構只是硬性條件,政府公關也必須要做到位。“2007年就拿到直銷牌照、銷售業績排名第二的完美就是因為公關工作做得不到位,銷售區域一直僅僅限于廣東,直到去年8月份,才被允許在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及福建省福州市開展直銷業務,至此直銷區域才擴增至粵蘇閩三省。”一位熟悉完美企業的業內人士如此告訴記者。
“直銷區域的多寡與企業業績提升有正向關聯”,一位業內人士如是稱,“在沒有獲準經營的直銷區域,企業的銷售策略往往更保守,宣傳工作也更低調,開展工作也有些畏手畏腳,會對經營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對此資深直銷專家王萬軍稱,“直銷企業申請擴區,更多的意義在于可以減少公關成本規避經營風險。”
“獲準擴大區域的原因是復雜的,你覺得自己規范經營沒用,關鍵是通過怎樣的渠道將此信息傳遞給相關部門,最終獲得政府的信任。”李斌進一步解釋道,由于我國目前的直銷立法還不夠完善,只是從法律上制定了原則性的方向,沒有更進一步的細則性規定,因此,相關的行政主管部門在執行過程中隨意性比較大,以中原某省份為例,自從一家企業在當地涉傳以后,只要提到直銷擴區全部不批。
專家 直銷區域限制短期內難取消
進入2013年不足兩個月,商務部網站相繼公布,葆嬰新增天津、陜西、江蘇三省(市),炎帝再增贛鄂魯三省,羅麥新增山東省5個直銷區域,無限極新增包括山西、河北、內蒙、福建等在內的8省68市。對此李斌告訴記者,“國家并沒有出臺任何新的政策,但從具體的執行層面上來說,十八大以后國家行政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有所提高。”記者也了解到,其實很多企業前期已經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包括申報資料、前期溝通等,相當多企業從拿牌開始就一直在申請。
李斌強調,“國家對直銷企業限制區域經營的政策一直都沒有放松過。2011年6月20日,國家商務部發布《商務部關于直銷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審核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明確規定:直銷企業注冊地省級商務部門應征求擬設立分支機構和已設立分支機構所在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意見,后者應分別征求當地同級公安、工商部門意見。新規定的出臺,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流程上來說,都在無形之中加大了企業擴充區域的難度。”
對于此次企業短時間內集中性的獲批增加直銷區域,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雨本也認為,這僅僅是正常的市場現象,限制經營區域還將是中國直銷市場的一項長期政策,禁止跨地區經營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風險。之前,國家工商總局便曾印發《進一步加強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工作的意見》,要求“堅決查處直銷企業擅自擴大地域、超出核定產品范圍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意味著拿牌直銷企業在牌照許可地區以外的直銷活動都是違法或違規的。
“全面突破團隊計酬、30%獎金上線和區域限制是直銷業內都沒法否認的現象。”李斌認為,政府目前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走擴大化,而是會維持目前的監管格局。“雖然拿牌企業有所突破,在未拿牌區域進行所謂的傳統模式銷售,但總體還是規范的。”余登科告訴記者,“無限極的經營模式就是在獲批的直銷區域開展直銷業務,在其它地區通過專賣店按傳統批發零售模式開展業務。”“直銷自進入中國以來,一直都屬于高管控行業,目前國家對直銷的管控在政策方面有放松的風聲,但短期內取消還是不可能;不過上述現象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對拿牌企業的認同感在不斷加強。”資深直銷專家王萬軍這樣表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