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時間都去哪兒了?
發布: 2016-12-28 09:46:57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2016年最后一期“寶哥相對論”,很適合來談談“時間”。因為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有人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些年,我走過很多地方,見到過很多的人,遇到過很多的事。現在回想起來,讓我欽佩的、讓我尊重的、讓我喜愛的,無一不和時間有關。
那些在時間里堅持價值的人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故事:一個人從一無所有到創業成功,創建了知名企業,擁有了巨額財富。這樣的人,當然值得尊重。
但是,就像這個世界上并不只有這一種故事,賺多少錢也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生命價值的唯一標準。
我曾在韓國濟州島拜訪過思索之苑的成范永老先生,從1969年至今,他幾十年如一日,把三萬六千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一片錦繡園林。
我曾在美國和“葡萄酒的皇帝”羅伯特·帕克先生共進午餐,他說,為自己的一輩子選擇了這條路,從來沒有停止過,也從來沒有回頭過,做自己熱愛的事業,覺得很幸福。
我也曾在日本看到過那些百年老店,店主人從十幾歲到七十幾歲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這樣,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他們不是最富有的人,也不是最賺錢的企業,但他們所獲得的尊重一點兒也不會少。堅持在自己的領域里追求極致,做到頂尖,時間會證明價值。
做一件時間越久越有價值的事情
有人說,我喜歡的兩樣東西,都是最能體現時間價值的,一個是樹,另一個是石頭。是的,時間讓它們變得價值不菲,但對我來說,它們更寄托了一種精神和理想。
幾年前,我曾經到廣西的原始森林找尋古老的石頭。連續幾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我乘著竹排行進在原始的山澗里。天上下著雨,我沒有帶雨傘,也沒有帶雨衣,就把穿在身上的T恤套在頭上,不知道多少次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后來,我把這段經歷講給大家聽,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是我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對樹、對石頭是這樣,對三生事業就更是如此。
這些年,三生的資源和格局都在走向全球化。我們的生產,從最初的原料采購,到建立原料基地,再到第三方的檢測認證;我們的科研,從原來自己研發,到聘請諾獎得主理查德·羅伯茨參與全球產品研發顧問委員會,再到和國內外頂尖的研發機構合作;當然,還有我們的產品、服務、市場……似乎一切都在改變,但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我的初心。
很多人問過我當初為什么選擇做健康產業。我說,我就是想做能讓消費者吃了特別有效果的產品,想做能讓更多人獲得健康的事業。這件事我們堅持了十幾年,時間越久越顯出它的價值。
這幾天,電影院里正在上映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擇一事,終一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