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傳遞更多“善的力量”
發(fā)布: 2017-06-15 16:41:36 作者: 佚名 來源: 南方都市報

6月1日兒童節(jié)這天,NU SKIN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慈善救治項目在四川啟動,該基金將和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攜手合作,在未來十年,全省預計有近千名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受到幫助。

當天上午,如新大中華區(qū)域總裁姜惠琳代表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向四川青基會秘書長蔣英遞交捐贈支票,承諾在未來十年向四川青基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用于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專訪時,姜惠琳表示,希望通過這一善舉,讓更多的企業(yè)能夠參與其中,為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

東南亞的工作經(jīng)歷開始關注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為“先心病”)是胚胎時期心臟及血管發(fā)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導致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發(fā)病率約占出生嬰兒的0.8%-1.0%,其中20%-30%在1 歲前致殘、甚至死亡。
對于這一疾病,姜惠琳女士并不陌生,十多年前,還在東南亞的管理團隊時,她就從菲律賓、泰國等地的醫(yī)院了解到這一高發(fā)病率病癥。“如果這些孩子能夠得到及時治療,90%都是能夠得到治療。”姜惠琳至今還能回憶起,當年在泰國就認識了一位醫(yī)生,到美國學習治療技術,回國后堅持為先心病兒童做慈善手術。
“在泰國,很多兒童受限于醫(yī)療水平得不到救治,做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姜惠琳告訴記者,正是基于對先心病危害的認識,NU SKIN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在2008年得以成立,讓更多先心病患兒得到及時救治。2013年,該基金又與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達成合作,攜手將項目在全國進行落地拓展。
四川每年新增1.4萬名先心病患兒為貧困家庭雪中送炭
6月1日這天,姜惠琳來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看望了病房里的先心病兒童,送去了玩具熊、尤克里里等禮物,而她本人,則收到了四川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頒發(fā)的“希望工程個人杰出貢獻獎”。
“我們現(xiàn)在做的還不夠,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借此影響更多企業(yè)加入這一行列。”姜惠琳告訴記者,通過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心外科主任華益民,她了解到,四川屬于國內先心病高發(fā)區(qū)域,全省的發(fā)病率高達1.0%-1.2%,意味著全省每年新增約14000多名飽受先心病困擾的孩子,由于妊娠期篩查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農村兒童中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每年都會有1000多例先心病患者接受救治。
對于貧困家庭來說,3-8萬元不等的手術費,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數(shù)字,即使減去國家補助和醫(yī)院減免部分,這些家庭仍舊需要承擔至少1-3萬元,對于農村家庭來說,這部分資金讓大部分貧困家庭舉步維艱,甚至放棄了做手術的機會。
“這個病是不能拖的,拖得越久,治療成功的幾率就越小。”姜惠琳說,盡早治療,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夠享受一個正常生活。
捐款1000萬讓近千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受惠
“曾經(jīng)我們還遇到過一個家庭,妹妹因為先心病需要救助,姐姐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提到這件事,姜惠琳至今唏噓不已。“如果當時有人施以援手,姐妹兩人的未來就大不一樣了”。

“此次捐助的1000萬救助基金,將讓上千名兒童受到捐助。”姜惠琳透露說,從NU SKIN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成立,截至2017年4月底,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已成功救治超過6200名先心病患兒。

NU SKIN如新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盛子人也提到:“雖然公司一開始就計劃10年幫助籌集1000萬善款,然而通過不斷努力,我們在九年內就幫助籌集超過了8800萬!”她還表示,希望明年完成原目標的10倍,也就是10年破1億。在NU SKIN 如新持續(xù)不斷的努力下,如今,平均每天有3名先心病患兒獲得該項目的救助,獲得如新的生命。
幫助兒童就是幫助社會的未來
6月1日這天上午,14歲的志東從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中獲得了一萬多元的捐助,志東的“夢想”讓姜惠琳印象深刻。“他說他長大后想成為一名醫(yī)生,通過救助病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姜惠琳說,這也是如新在公益事業(yè)上一直關注兒童健康成長的初衷。

“小朋友是社會的未來,今天我們用善行影響他們,等他們長大后,他們也愿意為他人付出,幫助他人。”姜惠琳一直堅信,通過幫助這些受困兒童,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效應,形成一個善的循環(huán)。

她告訴記者,集團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以凝聚更多“善的力量”為使命,除了兒童心臟病基金,如新在中國的公益項目還包括了受饑兒滋養(yǎng)計劃、如新小學等。正是因為連續(xù)不斷的行動,NU SKIN 如新分別在2008、2011和2012年,2016年四度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fā)的“中華慈善獎”。
授人以漁捐助不只是留在物質層面
物質的幫助解決的只是燃眉之急,授人以漁才能源遠流長。姜惠琳告訴記者,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也將秉持這一理念。“拿受饑兒滋養(yǎng)計劃來說,我們就曾在馬拉維通過 蜜兒餐 吸引學生到學校來學習。”說到這里,姜惠琳一臉自豪,在那個饑荒肆虐的地方,很多孩子為了吃飯走上20多公里來上學,而獲取到的知識,讓這些孩子最終擺脫了“文盲”的身份。

姜惠琳說,整個援助沒有停留在捐贈層面,他們成立了農業(yè)學校,教當?shù)厝损B(yǎng)魚、種植,讓他們學會謀生技能。“學到技術的人回到村子后,將這一技術向全村推廣”。她還提到,2009年在四川,NU SKIN 如新出資人民幣400萬元,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合作設立了“NU SKIN 如新5·12小額信貸基金”,專門向四川地震中的受災農民發(fā)放,幫助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實現(xiàn)了自力更生,此次的援助基金同樣也會秉承這一理念。
眾人拾柴鼓勵人人參與“善的力量”
“一個企業(yè)捐助100萬和企業(yè)中100個員工都參與到捐助之中,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姜惠琳告訴記者,在公益事業(yè)上,公司一直鼓勵人人參與,并將此融入到企業(yè)文化之中。公司會通過志愿者活動,讓大家參與到公益事業(yè)中。

“在看到很多受幫助家庭實實在在的改變后,身處公司的人都會有所感觸。”姜惠琳說,就像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慈善救治項目啟動儀式上播放的短片一樣,這些都是真實記錄下的一手資料。“我們有專門的團隊,跟隨醫(yī)生一起參加義診,這些資料也會在公司內部傳播,感動更多人”。
如何申請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的救助?
資助對象:
我省0—18周歲的城鄉(xiāng)貧困家庭先心病青少年患兒。先心病青少年患兒監(jiān)護人需提供貧困證明。同等情況下,建檔立卡或持低保證貧困戶優(yōu)先資助。
申請方式:
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青少年患者家長(法定監(jiān)護人)帶領患兒,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檢查、確診,如果情況符合資助的條件,醫(yī)院會提供兩張表格供填寫申請,分別是《“共青希望新心--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項目受助申請書》、《“共青希望新心--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項目申報審批表》。
如果不方便到這兩所醫(yī)院的患兒家長,也可以通過當?shù)貓F委領取這兩張表格,填寫好之后交還給團委,由團委統(tǒng)一收集到省青基會審核。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