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微商拼不過社交電商平臺,轉型升級需要自我反省
發布: 2019-12-04 13:22:16 作者: 佚名 來源: 洞察新零售

傳統微商的時代即將終結,自然也會有微商思考本身的轉型升級,這也是無數微商從業者關心的話題,在新的政策機制和市場環境下,微商的轉型升級也有不同的選擇,更有不同的機遇。
現在的微商已經被市場與國家相關部門詳細了解,微商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只是現在許多微商為了個人短期利益,利用微商渠道的隱蔽性,監管難度大,市場混亂等特點,生產和銷售明令禁止的東西,無視國家法律,重復“圈錢、跑路、換品牌、再次圈錢”的死循環。
圈錢跑路
近年來,社交電商迅速崛起,主打社交拼團的拼多多成功上市,不但創下了國內電商企業平臺最快的上市紀錄,市值也超越了京東,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云集微店、環球捕手、順聯動力等社交電商也正在迅速發展,一些平臺店主的收益快速突破了百萬級。
與此同時微商行業也在《電商法》頒布后,被認為是政策利好現象,可是微商卻是一蹶不振,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發展困境,轉型成為了業內人士不斷探討的話題。
傳統微商的產品與品牌
傳統微商轉型升級首先就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規范化運作和管理代理商,以及如何打造品牌產品,這樣消費者才能產生信任感。微商想持續發展不能逃避這些問題,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利用好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帶來的信息優勢,順應時代潮流和滿足不同消費人群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
法律允許的范圍
第一、好的產品是一切成功營銷模式的前提。在引動互聯網時代,口碑分享和用戶體驗都是營銷人應該考慮的關鍵問題,要堅持摒棄傳統微商將劣質產品改頭換面進入三四線城市圈錢割韭菜的游戲。真正站在行業長遠發展和企業長久生存的角度,為品牌產品找到合適的消費人群,運用先進的移動互聯網工具進行快速傳播,這才是微商模式的正確姿勢。
產品沒有可見的效果,就不會被市場所接納。產品的市場口碑就是最好的推銷員,用事實說話,不夸大產品的功效,認真地對待每一位消費者。針對微商代理進行專業的知識培訓,不吹噓、不作假,打造專業化微商團隊。
第二、不是所有的微商都只有社交電商這一條路可走。到如今,隨著環球捕手等社交電商平臺的發展,微商品牌紛紛加入這些電商平臺,也有一些微商想專心為社交電商平臺。在這一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和現有成熟的社交電商同場競爭,沒有全面的流量運營體系,用戶管理體系、品牌商品供應鏈體系,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等多方面的強力后盾,盲目布局只會落得滿盤皆輸的局面。
轉型社交電商不僅要有一定的技術力量,也要有一定的用戶基礎和資金支持。單一的微商品牌應當另辟蹊徑,從社群入手向區域市場發展,尋找自身產品的爆點與營銷推廣方式,進而開辟全新的商業格局。
精準分析才能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社交圈子的封閉性,中國地域的廣闊性和消費偏好的多樣性,傳統微商在選擇升級轉型的同事,還應當充分考慮品牌競爭的差異性。社交電商固然是主流,但顯然不是大多數微商轉型的首選,因為平臺競爭比品牌競爭更加激烈,中小微商沒有跟社交電商平臺競爭的實力。
轉型為新得零售、新的消費品牌成為了大多數微商的選擇,畢竟產品、品牌和團隊有一定的基礎,如果能將競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效率就會更高,要轉變團隊思想的認知、重構管理體系,現有團隊不是弱點,而是核心優勢,轉型反而簡單。企業只要做好產品供應,售后服務和品牌推廣,深耕于社交渠道,發展全國的經銷商,線下新零售渠道鋪貨,變傳統的割韭菜模式為新零售模式,傳統微商轉型升級后就能擁抱新的市場和機遇。
同質化競爭、慘不忍睹的產品質量,萬惡的呆逼制度,加上從業者自身素養的參差不齊,這些因素的疊加和集中爆發,讓傳統微商的割韭菜模式不再有效。在快速衰敗的過程中,從業者應當早日人情世事,精準的分析市場與自身優勢,盡快轉型升級。
上一篇:下一篇: 社交電商:電商玩法不斷迭代,后電商時...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